2009-01
03

2008网络流行语、流行词大收集


很傻,很天真

 

    商场买衣服被偷拍,twins痛哭流涕伤心欲绝,今年一月,Twins成员阿娇数十张极尽淫秽的照片再被曝光网上,看到这里,不禁要骂一声,这不是逼着这位走清纯路线的女星上绝路吗?人家阿娇只是在荷尔蒙的驱使下,作出了一些“很傻,很天真”举动,谁又有权利说这种举动有悖道德观呢?脱的不是流氓,谁看谁流氓!

很黄 很暴力

    13岁女孩在接受采访时说看到过“很黄很暴力的网站”。观众先是一惊,进而莞尔。这恐怕又是电视采访在机位后面立个牌子让小女孩读吧,又或者在采访前,已经对小女孩进行了回答暗示?不得而知。可怕的是,“精明”的网民对这个仅13岁的小女孩开启了强大的“人肉搜索引擎”,仿佛要把遭受新闻欺骗引发的不满全部释放在这个涉世未深的孩子身上...是新闻体制的可悲,还是人性残忍的可悲?

流行出处:  

  很好很强大:据称源自马克思在1845写成的重要著作Theses on Feuerbach 《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有提到工人阶级在兴登,卡瓦仑切以及莱茵地区的斗争时说“sehr gut, sehr beeindruckend, sehr harmonisch.”翻译成中文就是“很好,很深刻,很和谐”。另有由此引申的“很好很和谐”“很黄很暴力”“很傻很天真”等,本词已成为网络流行语的一个模版。

 

 

 

“粉丝”“玉米” 铁丝”“钢丝”

 

    有句话叫:盲目崇拜别人就是对自我人格的否定。而现如今,各种各样的“粉丝”团体挂着食品,建材的名字四处招摇,为他们心中的偶像呐喊助阵,什么“玉米”“钢丝”,不知这些疯狂的团体,是因为利益趋势而聚集还是确实内心空洞,非找个精神寄托不可?

 

 

 

“朱坚强”还欲申报吉尼斯?

 

  大地震后被埋在废墟下36天后奇迹生还的“朱坚强”,不但被建川博物馆收养,日前该博物馆已经准备为它申报“世界吉尼斯”——说在一头畜生的身上寻找精神寄托,简直是无耻,难道灾区涌现出来的英雄们还不够国人的精神得以寄托,要在一头猪的身上寻找什么有点玄妙的精神?

 

 

龙王新词“叉腰肌”

 

    忽如一夜春风来,“叉腰肌”就如同“俯卧撑”一样吹遍了各大搜索引擎,如果你没听说过“叉腰肌”,就不算关注国足。网友笑称,这个名词有可能像“打酱油”、“俯卧撑”一样,成为网络流行语。有人感慨“谢天、谢地、谢亚龙!”我却质疑,谢老您是足协主席还是老中医?

 

 

网络流行字“囧 槑 雷”

 

  单独使用时同“晕”“雷”“汗”“I 服了 U”等表达类似。但是又绝非如此简单,字形上看“囧”是汉语象形体,颜文字体和火星体(脑残体)的集大成者,非常形象地突出了极致扭曲夸张的表情,意思上有着“窘迫尴尬”和“炯炯有神”等同音字体的丰富意境,正所谓恶搞无厘头,囧神独强大。

  Orz,这种看似字母的组合并非念成一个英文单字,而是一种象形的符号,在日文中原本的意义是“失意体前屈”,代表一个人面向左方、俯跪在地,O代表这个人的头、r代表手以及身体,z代表的是脚。网意为佩服、感谢得五体投地,也有沮丧、无奈等含义。

 

 大行其道的“山寨版”

 

    “山寨手机 山寨汽车 山寨周杰伦”不知何时起,“山寨”一词开始大行其道,起初只当“山寨”不过是一种戏称,大有不屑与嘲讽的意味,渐渐发现,山寨文化的兴起,带来的不仅仅是简单模仿,它所表现的是一种超前的眼光和另类的想象,无论山寨版人或物,都有着独到的亲和力,畅想下,如果能把山寨版产品,在不抹杀其灵动的同时引入正轨,或许因山寨文化而崛起的山寨企业能成为中国的一道靓丽风景也说不定。

 

打酱油

    近来网上流行一个词组,“打酱油”——在主帖下回一句莫名其妙且与主题毫不相干的“打酱油”,或者“我是来打酱油的”,一时间让好多网虫做了丈二金刚,苦思不得其解的时候,有人终于揭破谜底了。春节期间爆发“艳照门”,某记者拦住一路人询问感想,路人答曰,“关我鸟事,我是来打酱油的”......

 

 

俯卧撑事件

 

    流行网络用语,一般表述为“做俯卧撑”或“我是来做俯卧撑的”,源于贵州省公安厅发言人王兴正关于李树芬之死的介绍(详见相关新闻),现在的网络用语的"俯卧撑"已经替代了前网络用语"打酱油",表达了对时事不关心、不评论,只做自己事的态度。

 

 

做人不能太CNN,也别太CCTV!

 

  CNN事件在华人世界闹得沸沸扬扬,卡弗蒂辱华言论更是激怒了每一位中国人心中的小火,奋力的燃烧着互联网的每一个角落。“反CNN、做人不能太CNN”顿时间成了2008年新的网络流行语。在CNN傲慢与偏见的事件背后,我们应该用一种什么眼光来审视此事?很赞同一位朋友的QQ签名:“我们没有权看CNN,确有权反CNN”。
    不同社会制度、不同民族的国家必然存在着文化的差异。CCTV硬是搞起个“全民调查:请就CNN主播卡弗蒂"恶语辱华"事件表态”
1、强烈要求CNN及卡弗蒂向全体中国人民道歉     
2、强烈要求CNN开除卡弗蒂     
3、卡弗蒂道德败坏,应永不得从事媒体行业。
   毛泽东在《矛盾论》中指出:“一切事物中包含的矛盾方面的相互依赖和相互斗争,决定一切事物的生命,推动一切事物的发展。唯物辩证法中也教导我们用一分为二的观点看问题,只有这样才会完整地认识世界,改造世界。因此,做人不能太CNN,也别太CCTV!用自己的思想看真实的世界。

 (...持续更新中)

---------------------------------------- 很晕很闷骚的分割线 -------------------------------------

  眼下,“雷”字横行,“被雷到了”成了无数网民的口头禅。“雷”不是雷电,也不是地雷,而是被“彪悍”的事物吓傻了或震撼了。

  2008年,像“雷”这样流行的新鲜网络语言层出不穷:“很黄很暴力”、“朱坚强”、“俯卧撑”、“打酱油”、“囧”、“槑”等等。这些“雷词儿”往往一夜走红,瞬间遍布大大小小的中文网络论坛,也许第二天清晨,“雷词儿”就会成为校园中的时髦语。

  面对日益涌现的“雷词儿”及其出现的新特点,我们也许难以回避这些问题:网络新词何以一夜走红?怎样看待网络语言的流行?

 

 

 

似乎“雷”人的东西才有人关注

 

 

  “5-12”汶川大地震给数万人带来了巨大的灾难,一个多月后,舆论气氛仍然凝重。此时有媒体报道,一头震后被埋废墟下36天的肥猪还坚强地活着,有人为它起名“朱坚强”,不料话音未落,“朱坚强”就迅速蹿红,一发而不可收拾。

  今年年初“艳照门”事件后,某女星道歉说自己“很傻,很天真”,引发了“很×很××”句式的流行。一家电视台的记者就此采访一位市民,得到的回答让人啼笑皆非:“关我什么事?我是出来打酱油的!”现在“打酱油”成了“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代名词。

  “很多网络语言都特别传神,有人先用了,大家都觉得特贴切、特传神,于是都用,就流行起来了。”被称为“民间词语收藏家”的接力出版社副总编辑黄集伟解释说,“网络语词在今天成为新语词、新语句、新用法的重要语源基地。而互联网的跨地域、跨时空属性也就决定了它传播的快速便捷。”

  “面对海量的网络信息,似乎‘雷’人的东西才有人关注,就像自然界里很多动物要用华丽的外表引起同类的关注一样。”教育部语言文字信息管理司司长、国家语委副主任李宇明形象地打了个比方。研究现代汉语的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刁晏斌教授对网络语言一直很关注,他认为:“网络语言的最大特点,在于它的陌生化,即采取了新鲜,甚至是怪异的表达形式,这是网络语言得以流行的最主要原因。在自由度更大的网络虚拟空间内,人们求新、求异、求变的心理被放大了。也正因为如此,才有那么多网络写手‘语不惊人死不休’。”

 

 

 

网络新词体现世情民心

 

 

  网络新词往往伴随着重大的公共事件,像“俯卧撑”就是与贵州WA打砸抢烧突发事件联系在一起的,而“正龙拍虎”则更是直接取材于陕西“华南虎”假照片事件,用来指称“为集团利益人为造假、无中生有”。

  黄集伟观察到,“在五花八门的网络语词中,时政类语词的喷吐量最大。语言本身已成为体现世情民心的一个维度和观测点。”

  “现实中的一些社会问题以及一些比较普遍的社会心理,都在网络世界有相当充分的体现”,刁晏斌说。

  作为《中国语言生活状况报告》的主编,李宇明时时关注包括网络语言在内的新词语,他说,“除非社会发展停滞了,新词语才不会产生。新词语的涌现代表社会在发展,社会思想活跃,不断有新的观念出现,因此并不是坏事。”李宇明认为,“很多网络语言都很有创造性,很新鲜。其实新词语的创造并不容易,据我们2006年的统计,当年出现的新词语才1000多个,被普遍接受的才几百个,这些新词语反映了人们的表达需要。其实这是最民主的,大家接受的就会留下来,不接受的就昙花一现。”

  “网络语言其实是一种社会方言,是一种在特定人群和特定使用范围内流行的话语形式。”刁晏斌认为,“网络词语同样面临着‘优胜劣汰’”。

 

 

 

争议源于超范围使用

 

 

  网络语言够“雷”人,也够流行,但是关于网络语言在现实生活中的使用,一直争议不断。

  黄集伟认为“语言是活的东西,所谓‘规范’是要看语境的。政府文件当然应该规范,外交文案当然应该规范,但就现实生活而言,它一定是生机勃勃鱼龙混杂风尘仆仆的。”“公文里如果出现‘哇噻’,那就太离谱了”,“但很多网络语词历经时间淘洗,已广为人知,相对固化,比如‘PK’、‘粉丝’,基本是妇孺皆知,已经被广泛使用。”

  刁晏斌表示,很多争议源于“不当的超范围使用,也就是把网络语言用于网络交际之外。如果我们能够加强教育引导,并且区别对待不同可接受度和流通度的网络词语,很多问题会迎刃而解。”

  据悉,最新的《现代汉语词典》(第5版)对网络词汇并未收录,原因是“不符合普遍性和稳定性的标准”;而由语言学家于根元主编的《中国网络语言词典》早在2001年就面世了,由网络落实到纸面,网络新词显示出“正规化”的努力。





上一篇: 下岗了,真的不是我的错
下一篇: 卖房写真女、房产写真女网络走红
文章来自: 本站原创
引用通告: 查看所有引用 | 我要引用此文章
Tags: 名人名言
相关日志:
评论: 0 | 引用: 0 | 查看次数: -
发表评论
昵 称:
密 码: 游客发言不需要密码.
邮 箱: 邮件地址支持Gravatar头像,邮箱地址不会公开.
网 址: 输入网址便于回访.
内 容:
验证码:
选 项:
虽然发表评论不用注册,但是为了保护您的发言权,建议您注册帐号.
字数限制 1000 字 | UBB代码 开启 | [img]标签 关闭